郑清涛:分布式能源是未来城市用能的重点和方向

栏目: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1-10-22

10月19日下午,由中国-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、水发集团有限公司、可再生能源专委会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共同承办的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能源部长会议“发展绿色能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、水发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郑清涛受邀参加高端对话。

 

城市是能源的负荷中心,随着能源开发的去中心化加速,您如何看待未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的重点和方向,城市如何最大限度自我解决能源供应问题?

 

在主持人谈到这一话题时,郑清涛指出,当前全球经济向后疫情时代过渡,受地缘冲突、供应链危机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,近期引发较为严重的阶段性全球能源供应紧张,国内部分城市也频现“缺煤断电少气”现象。乱云飞渡仍从容,习近平主席在本月12日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领导人峰会上,提出我国要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,坚持既定“双碳”目标不动摇。面临这场史无前例的能源体系变革期,我们既要聚焦当前问题解决,又要兼顾远期目标实现。郑清涛认为,解决城市能源问题,一定要围绕打通能源供需通道。在供给侧,打破传统单一集中式用能结构,实行多种能源综合利用,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;在用能侧,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工程,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,积极创建绿色社区、绿色园区、绿色城市,最大限度地自我解决城市用能问题。郑清涛从推进城市能源供需关系变革、推进绿色城市建设、推进能源体系完善配套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。

 

首先,要推进能源供需关系变革,大力发展多种能源综合利用。原有的能源体系中,供能与用能场景独立,供需两侧又存在多样化的特点,导致联动性差,存在大量的能源投资浪费,未来我们要结合不同的能源种类和应用场景,开展多种能源综合利用。一是传统能源。必须由发展的先行军,逐步转为“兜底”的预备队。二是新能源。则要呈现去中心化,生产大基地跨区域输送与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相结合,打破空间限制。三是综合能源服务。实现供能侧的多能互补和用能侧终端一体化,利用能源互联网等手段,进行区域能源的智慧化管理。

 

其次,发展绿色建筑,推进绿色城市建设。发展绿色建筑,降低建筑对外依存能耗,是城市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水发集团充分发挥综合能源、绿色建筑、生态治理业务优势,进行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,形成业内独具特色的能建环一体化综合方案,覆盖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运维等综合能源服务全产业链,在单体建筑、社区园区和县域城市等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实践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一是单体建筑。将单体建筑变为供需平衡的“虚拟电网”,由能源消费主体向零能耗或负能耗主体转变。我们位于珠海的水发兴业研发大楼,是全国首个零能耗认证建筑,是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超低能耗示范项目。与国际上34个近(净)零能耗建筑对比,为全世界同类地区节能最佳建筑。近年来,我们还先后为北京新机场、青岛世博城、上海足球场等诸多明星工程的节能降碳提供解决方案。二是社区园区。我们积极打造绿色社区绿色园区,开展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等的多能协同利用。在这方面,水发集团完成了华为数字能源产业园、江苏建湖零碳别墅群等大量绿色社区、低碳园区的建设改造,成效明显。三是区域城市。我们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,不断探索绿色建筑、清洁能源与区域能源规划相融合,开展全域综合智慧能源服务。今年以来,借助整县分布式光伏政策的东风,水发集团已签署34个县市的全域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协议,为这34个县域提供“碳中和”方案。

 

第三,推进能源体系完善配套,护航城市能源平稳转型。做好现代城市能源发展,离不开完善配套的体系支持。一是政策引导。城市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用能理念,强化政策引导,既要有刚性约束指标,又要有激励引导举措,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动态纠偏。二是技术创新。要鼓励对能源智慧化利用等新技术的研发,为城市能源发展提供源动力。三是制度改革。加快推进能源价格体系改造,进一步释放能源商品属性,激活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活力。四是价值兑现。加快市场主体的碳排放权、绿证等环境资产兑现,倒逼企业低碳发展。

 

郑清涛表示,未来的能源是多种能源结合利用,协同发展;未来的产业是上下游全产业链,协同发展;未来的产业与产业之间是跨界融合,协同发展;未来的世界是互联互通的世界,需要协同发展。就让我们以能源为基础,政府、企业、院校、协会、科研院所共同携手,立足中国,布局一带一路,共同打造一个互联互通、低碳环保的清明世界!